释义 |
法律主观: 对于劳务报酬来说,劳务报酬如果达到个人所得税的一个计算标准,就需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一个计算,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时候,要将相应的一个计算的额度计算进去,这样就能获得所需要缴纳的一个税款的额度。一、劳务报酬所得税怎么算(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1.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二、什么是劳务报酬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装潢、设计、安装、化验、制图、医疗、测试、法律、咨询、会计、讲学、广播、新闻、翻译、书画、审稿、影视、雕刻、录像、录音、表演、演出、展览、广告、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三、劳务报酬所得个税适用范围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法律客观: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同时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并由扣缴义务人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的,对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选择从一处取得的所得中减除。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当在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信息,减除专项附加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