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关系如何确定 |
释义 | 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由概念可知,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法调整的对象人的的行为,所以才会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法律关系。同时法律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判断一个关系是不是法律关系,就看有没有一部法律来调整,比如张三李四谈恋爱,而我国并没有对谈恋爱的行为作出法律规定,没有“恋爱法”故不是法律关系,而两人结婚,两人的一些行为就受《婚姻法》调整了,故夫妻关系就是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就不同于道德等其他规范,道德主要强调义务,而法律既强调义务也强调权利。 1.主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及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团体、国家四种。自然人是指通过自然规律出生的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注意,法人不是“人”,它是个组织。非法人团体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社会组织,法人与非法人团体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法人企业可以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而非法人团体,不具有法人资格,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比如国家赔偿。 2.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不同法律关系不同主体之间权利义务是不同的。 3.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比如物、人身利益、精神财富、行为四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七十二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