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国家秘密期限已满怎么办 |
释义 |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自行解密。机关、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围调整不再作为国家秘密事项,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解密;对需要延长保密期限的,应当在原保密期限届满前重新确定保密期限。 一、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为核心。 保密岗位工作职责如下: 1、领导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2、秘书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3、机关工作人员保密工作职责; 4、文印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5、机要收发岗位保密工作职责。 国家秘密具体内容如下: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 国家秘密的范围如下: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或外交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二、各个密级一般的保密期限是多长 各个密级一般的保密期限是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密级指国家事务秘密程度的等级,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定密工作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保密工作管理体例结构中的首要工作,是各机关、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只有认真地把属于国家秘密的每一具体事项及其密级,及时准确地依法确定下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 绝密,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如军事工业中的核武器、战略导弹、核潜艇等的战术技术性能及这些武器的生产储存数量、作战频率等都是必须确保的核心秘密,也就是绝密。 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就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如研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经济价值较高的药品的成分、工艺、技术诀窍等都列为机密,这些东西泄露出去会给国家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秘密,是指一般的国家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一般的危害和损失。 三、保密协议中的保密期限有多长 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便不再负有保密义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都负有保密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 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