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种类及功能 |
释义 |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主体,领导和管理所辖区域内的行政事务。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外,其他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 法律分析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内设立派出机关。我国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 在乡(镇)人民政府系统中,只有乡(镇)人民政府一个行政主体,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其他任何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拓展延伸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设置与职责是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机构根据地方政府的需要和职能分工,被设立在各个行政区域内,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和任务。它们的设置通常涵盖了各个领域,如教育、卫生、环保、城市规划等。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监督和管理行政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等。通过设立这些机构,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推动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语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设置与职责是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监督和管理行政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它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推动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而乡(镇)人民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主体,领导和管理所辖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地方政府派出机构的建立和运作对于地方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服务提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第一节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第八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23修正):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第二节 规章 第九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