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双减政策强化什么主阵地作用 |
释义 | 双减政策是为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最终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双减”政策落地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基础教育生态系统中,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微系统,学校教育稳固的主阵地作用是良好基础教育生态的重中之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指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质量,并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据教育部通报,全国各地各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有92.7%的学校开展了文体类活动,88.3%的学校开展了阅读类活动,87.3%的学校开展了科普、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有91.7%的教师参与提供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上学期的49.1%提高到目前的91.9%。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第一条 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3.工作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