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社区居委会如何化解民事纠纷? |
释义 | 民间纠纷调解的主旨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查、调解,解决纠纷。调解地点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或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若调解不成则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调解流程包括申请、调查、调解,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或终止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群众性组织。 法律分析 1、办理地点:民间纠纷,由纠纷当事人所在地(所在单位)或者纠纷发生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和跨地区、跨单位的民间纠纷,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调解,或者由相关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2、办理流程:申请-接受调查-接受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或调解不成终止调解。 拓展延伸 社区居委会的角色和责任:促进民事纠纷的和解与调解 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社区组织,在化解民事纠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其主要职责是促进民事纠纷的和解与调解。社区居委会通过建立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环境,提供一个平等、公正、高效的纠纷解决平台。它通过开展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有效沟通,寻求共识和妥协,推动纠纷的和解。同时,社区居委会也承担着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的任务,帮助居民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民事纠纷的发生。通过这些努力,社区居委会在化解民事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结语 民间纠纷的调解工作由地方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根据纠纷发生地或当事人所在地进行受理。对于复杂的纠纷或跨地区、跨单位的纠纷,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相关调解委员会将共同参与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群众性组织,承担着调解民间纠纷的重要任务。调解流程包括申请、调查、调解和达成协议或终止调解。此外,社区居委会在化解民事纠纷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纠纷解决平台和法律咨询,促进纠纷的和解与调解,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三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