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认定滥用知识产权行为 |
释义 | 明确知识产权的范围,权利人使用知识产权的范围,可以认定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 1、权利人行使知识产权时超出了法定权利本身的范围; 2、权利人行使其知识产权时没有超出法定权利,但不合理地限制了市场正当竞争,或者违反了其他公共政策,该行为仍应受到《反不当竞争法》的规制。 知识产权滥用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 一、知识产权侵权的后果有什么 1、知识产权侵权会受到民事的制裁。 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擅自以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都可以请求停止侵权,并要求侵权人进行赔偿,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数额要按照权利人受到损失利益的大小来决定。其实权利人不仅可以要求经济损失赔偿,而且还可以要求采取恢复权利人的业务信誉的措施。 2、知识产权侵权会受到行政的制裁。 假冒他人专利、徇私舞弊等行为都属于侵权行为,这些行为会受到行政的制裁。 3、知识产权侵权会受到刑事的制裁。 知识产权侵权一般都会给予民事制裁,但有时也需要刑事制裁。如果侵权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将会依法追究其的刑事责任。 二、知识产权诉讼的特点是什么 1、诉讼主体广泛 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知识产权权利人、权利受让人、被许可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诉讼主体。在知识产权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事实往往是一系列的事件或行为,这一系列的事件或行为,经常会涉及多个与该事件或行为相关联的主体,成为同一诉讼中的当事人。 2、诉讼法律关系复杂 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往往既涉及到财产权利,又涉及到人身权利。知识产权诉讼中,诉讼争议的焦点有多且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 3、取证和举证困难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具有无形的特点,加上对侵权行为的判断又需要专业技术知识。因此,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无论是当事人对侵权事实证据的提供,还是就已提供的证据进行说服,都比证明有形财产侵权要困难得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