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1.3%。 一、退休金发放标准是什么? 标准:一是缴费基数,二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必须在退休前累计缴纳15年方可发放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办法:在养老金发放标准中,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养老金有什么区别? 1、养老金计算方式 职工养老保险金计算涉及到当事人参保时间、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退休年龄、历年缴费基数、独生子女、省市级劳模、当地社平工资水平等诸多因素,城乡居民养老金计算就相对简单粗糙一些 。 2、缴费模式 城镇职工养老金的缴费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是由个人与单位共同按月缴纳,缴纳的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到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按月给予发放。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他的交费相对来说是非常低的。所以说交费低,最终获得的养老金也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3、缴纳人群 城镇职工养老金一般情况面对的群体主要是企业在职职工和以灵活就业的形式来交纳社保费用的个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城市里没有工作单位的个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他们这些人群的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所以说选择这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来进行参保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它交费是比较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