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人民法院逮捕决定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自诉案件逮捕由法院院长决定,重大案件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检察机关未逮捕的被告人,法院也可决定逮捕;法院决定逮捕后,院长签发通知书,公安机关执行,公诉案件还通知检察院。 法律分析 1.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2.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人民法院认为符合逮捕条件应予逮捕的,也可以决定逮捕。3.人民法院决定逮捕的,由法院院长签发决定逮捕通知书,通知公安机关执行。如果是公诉案件,还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 拓展延伸 人民法院逮捕决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人民法院逮捕决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3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性质、证据的充分性、罪行的严重性等因素,作出逮捕决定。逮捕决定必须经过审查,并且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逮捕人有犯罪嫌疑。此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逮捕决定必须在24小时内向被告人宣告,并且要向被告人告知逮捕的理由和权利。综上所述,人民法院逮捕决定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以确保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对于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需要逮捕被告人时,应由办案人员提交法院院长决定;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被告人的逮捕,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同时,人民法院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时未予逮捕的被告人,如认为符合逮捕条件,也可以决定逮捕。逮捕决定需经过审查,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逮捕人有犯罪嫌疑。逮捕决定必须在24小时内向被告人宣告,并向其告知逮捕的理由和权利。以上是人民法院逮捕决定的法律依据,以确保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一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