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别与联系
释义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区别在于,绝对权的义务人不特定,而相对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少数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可以针对任何第三人提出主张与提起诉讼,而相对权只能针对特定人产生效力;绝对权大多是公开的,受到侵权法的保护,而相对权是不公开的,债权人一般不能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责任;绝对权的救济方法首先考虑恢复原状,然后是赔偿损失,而相对权的侵害通常采用损害赔偿的补救方式。
    法律分析
    依民事权利的效力所及义务人的范围为标准而划分。
    绝对权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人,故又称对世权。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利等支配权均属绝对权。相对权的义务人是特定的少数人。相对权的效力仅仅及于特定的义务人,故又称对人权。债权就是典型的相对权。
    两者的区别:
    1.绝对权的义务人不特定;相对权的义务人特定。
    2.绝对权的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不对应,权利人享有权利但无义务,义务人负有义务但不因此而享有权利;在相对权的法律关系中,双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
    3.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在遭受侵害时可以针对任何第三人提出主张与提起诉讼;但相对权只能是针对特定人产生效力的权利。
    4.绝对权大多是公开的,故适用权利公示原则,并应当受到侵权法的保护;相对权都是一种不公开的权利,仅在特定当事人之间具有约束力,故不具有公示性,所以债权人一般不得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责任。
    5.绝对权受到侵害,其救济方法首先要考虑恢复原状,而后才是赔偿损失的应用;而对相对权的侵害通常采用损害赔偿的补救方式。
    拓展延伸
    绝对权与相对权的法律界限:解析权力的界定与限制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绝对权指的是权力的绝对性和无限制性,即权力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相对权则是指权力的相对性和受限性,即权力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制约。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范围和限制程度。在法律界限的解析中,需要明确权力的界定和限制,以保障公平、正义和法治原则的实现。通过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权力的行使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遵循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平衡,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权力的界定与限制方面,法律的明确规定、法律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权力的界定与限制,我们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并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结语
    绝对权与相对权是法律领域中的重要概念,用以界定权力的范围和限制。绝对权所涉及的义务人不特定,而相对权则限定于特定的义务人。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可对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而相对权只对特定人产生效力。此外,绝对权通常是公开的,受到侵害时可采取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的救济方式;而相对权是一种不公开的权利,侵害时通常采用损害赔偿补救。在法律界限的明确规定和司法实践中,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得以保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8修正):第二章 设 立 第二十条 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专藏或者专题活动。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以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命名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馆舍或者其他设施。
    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遵循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七节 侵犯知识产权罪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之一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2: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