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企业加强预算管理点评 |
释义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来,国有企业及企业家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预算约束化,企业内部统一性差。但国有企业有搞得好的,如**铸管、宝-钢、邯-钢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靠集体确定的预算统一协调,从而完善了机制,规范了运作,严格了管理。企业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关于这种现代管理模式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新兴铸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现代化水平的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关系有了更加复杂的变化,如何有效的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有力的预算制约手段。 其次,资产的安全完整需要严谨高效的预算管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光靠单一的资产管理法规和制度显然不够,必须辅之必要的预算手段。否则资产管理孤立于预算管理之外,资产管理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第三,优胜劣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管理。任何一个预算管理松懈的企业必然难寻降本增效之源,注定要在低效率和低效益中走向失败。如果企业真正严格预算管理,就会责、权、利明晰,也就不会存在诸多的"懒汉"部门和"懒人"。因此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约束机制,离不开规范化的预算管理。由此可见,学习**铸管,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推行预算管理是多么必要和紧迫,但预算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一)企业预算管理本质的认识 第一,预算管理是一种权利控制管理,是一种机制安排。预算不等于预测或计划,预算制定后如同企业内容的"宪法",各责任单位必须执行。预算本身不是目的,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预算使各责任单位的权利得以用表格化的形式体现,这种分权,是以不失去控制为最低限度。预算是权力控制者采用的合理方式,即在为实现整体利益的目标下,明确各单位的权力范围。在此范围内,各预算单位既有权利又有义务为自己该为之事,且多为不行,少为亦不行。因此,预算的决定性作用是权力控制。这种权力控制是通过机械化程序形成的激励与约束并存的制度控制。不认识这一点,预算就可能形式主义的东西,空是花架子。**铸管制定的《预算管理规则》权责分明"违者必究",就很好地体现了预算的权力控制的内涵。 第二,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控制的能力。企业预算既是由企业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又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还是到期(年终)奖惩的标准,激励和约束制度的核心。它通常以企业目标利润为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的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诸因素,按照目标明确的原则,由企业最高权力机构讨论通过的企业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这种依据用于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领域,并将各个预算统一总预算体系,所有是"全面预算"。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铸管预算管理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则在于**铸管贯彻"全面预算"的原理,并加以合理运用。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运作技巧 1.通过预算管理,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体制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必须在母子公司权限划分方面,按照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预算明确母子公司的不同职权范围。其次,建立三个层次的预算规范体系: (1)建立董事会层次的预算规范,如体现在《公司章程》各股东大会决议中的关预算条款; (2)建立在经理层次的预算规范; (3)建立在各管理部门层次的具体预算制度与管理办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