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退休时认定的工龄怎么算
释义
    一、退休人员的工龄怎么算
    退休人员的工龄计算方法有三种: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
    二、退休人员签的劳务协议如何解除
    退休人员签的劳务协议,可以随时解除。劳务关系不是劳动关系,如果劳务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解除劳务关系,没有约定的,用工一方一般可以随时解除劳务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单位返聘退休人员工资标准
    单位返聘退休人员工资没有一个标准,应根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具体约定。退休返聘人员和单位之间只能认定是雇佣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所以工资数额不受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如果最低工资1560元,是职工实际拿到手的数额不得低于1560。但退休返聘人员不受这个限制,工资哪怕是1元也是不违法的。
    二、退休金的给付标准是什么
    退休金是退休人员依法领取的生活费用,是养老保险待遇的主体部分。退休金的确定一般以员工在职时的收入水平为基础,辅之以养老保险金的缴费年限(或工龄)的退休年龄。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公约精神,退休金确定时必须考虑满足退休员工的基本生活要求,并且还应体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我国在立法中,对退休金标准的确定规定如下原则:
    (1)退休金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费用,不得超过在职时的正常工资收入;
    (2)退休金的工资替代率以在职实得工资为基础,因连续工龄、工伤和职业病、特殊贡献等因素有所不同;
    (3)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对在职人员进行工资调整时,也要兼顾退休金的调整。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8: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