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况下合同会无效? |
释义 | 欺诈、串通、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等行为造成的无效合同,应根据履行情况和性质,采取终止履行、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方式处理。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分析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有:合同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合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采取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方式处理。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拓展延伸 合同无效的八大常见情形 合同无效的八大常见情形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合同可能会被视为无效或无法执行。这些情形包括:1.合同当事人之间存在欺诈行为;2.合同缺乏法定要素,如合同对象非法或违反公序良俗;3.合同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4.合同存在重大错误或误解;5.合同当事人之一或双方无法履行合同;6.合同存在不合理的不平等条款;7.合同签订时违反法定程序;8.合同受到法院裁定的无效或撤销。在这些情形下,根据法律规定,合同可能被视为无效,受影响的当事人可能需要采取法律行动来解决争议或寻求补救措施。请注意,具体情形可能因地区和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具体案例中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结语 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合同尚未履行或已经履行的情况,可采取终止履行、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方式。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效的或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的常见情形包括欺诈、违反法律规定、存在重大错误或误解等。在面对合同无效问题时,当事人应及时寻求法律咨询,以便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