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争议有什么特征特点? |
释义 | 1.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3.民事纠纷的可处分性。分别于行政争议和刑事争议。 根据民事纠纷特点和内容,可将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包括人格权关系民事纠纷和身份关系的民事纠纷。 一、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涉外因素 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纠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涉外因素,作为纠纷主体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 凡是一方向我国人民法院依法提起的诉讼,都是涉外的民事诉讼。 (2)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涉外因素,即诉讼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比如合同不是在我国境内签订的,变更某种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不是在我国进行的,某种权利的丧失也不是在我国发生的。只是因为在我国人民法院起诉、应诉,而成为我国涉外民事诉讼。 (3)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涉外因素,诉讼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物在外国。 当事人争执的财产在国外,我国人民法院判决后,需要在外国执行的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客体方面含有涉外因素的诉讼。因诉讼的客体涉外,所争执的标的不在我国,我国人民法院判决后,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我国法院就无法执行在外国的财产,需要外国法院协助执行。只要争执的财产在国外,人民法院判决后,在外国才能实现其权利的诉讼,就是涉外诉讼。 一个民事纠纷中,只要具备上述任何一个要素,即为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纠纷。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因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形成涉外民事诉讼。 二、民事纠纷超过三十日派出所不给解决怎么办 财产类民事纠纷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现因民事纠纷产生斗殴等情节,公安局应对纠纷中的肇事方或过错方视情节给予相应的治安处罚。民事纠纷派出所也不能强制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解决。民事纠纷有四种解决途径:和解、调解(诉讼外调解)、仲裁、诉讼。需要明确的是此处的调解是指诉讼外的调解而不是法院调解,而法院的调解属于诉讼途径。 仲裁与诉讼的效力具最高的效力,其作出结果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仲裁有限制的,其有一个前提是必须达成书面协议,且适用范围较窄,仲裁只能解决财产纠纷案件,而诉讼可以解决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案件。仲裁有专门的仲裁委员会主持进行,而诉讼依然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