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申请撤销执行信息 |
释义 | 执行是指将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实施,并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中止和中断适用诉讼时效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由第一审或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若人民法院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执行申请人可撤销执行申请,终止强制执行程序。 法律分析 执行 执行,原义是贯彻施行;实际履行等。在法律上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申请执行的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申请人写一份撤销执行申请,然后递交到人民法院,执行局就会根据申请人的意见,终止强制执行程序。 拓展延伸 执行信息撤销申请的流程和要点 执行信息撤销申请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要点: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和文件,包括执行文书、执行通知等。其次,准备申请书,明确申请的目的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然后,将申请书递交给执行法院,并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相应的费用。接着,等待法院的审查和决定,可能需要提供补充材料或参加听证会。最后,根据法院的裁决,执行信息可能会被撤销或作出其他决定。在整个流程中,申请人需要密切关注法院的通知和要求,并与律师保持沟通,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结语 执行是指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期间的计算方式根据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而定。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由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在执行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可以撤销执行申请,终止强制执行程序。申请人需要准备相关证据和文件,并按照法院要求递交申请书和缴纳费用。最后,根据法院的裁决,执行信息可能会被撤销或作出其他决定。在整个流程中,申请人需密切关注法院通知,与律师保持沟通,确保申请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八条 人民法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裁定前可以听取被执行人和行政机关的意见: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裁定不予执行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在五日内将不予执行的裁定送达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二条 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执行协议可以约定分阶段履行;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 执行协议应当履行。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应当恢复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三节 代履行 第五十一条 代履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代履行前送达决定书,代履行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据、方式和时间、标的、费用预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派员到场监督; (四)代履行完毕,行政机关到场监督的工作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应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