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侵害社会秩序;2、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3、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4、主观上存在故意行为。 法律分析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拓展延伸 虚假恐怖信息传播罪的构成要件与法律责任分析 虚假恐怖信息传播罪是指故意编造或传播虚假的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恐慌和不安。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一是主观故意,即犯罪嫌疑人明知所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并有意识地进行编造或传播;二是信息内容具有恐怖性,即所编造或传播的信息具有引起公众恐慌和不安的能力;三是传播方式,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短信等途径进行传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虚假恐怖信息传播罪的犯罪嫌疑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等。同时,法律也对相关机构和平台提出了管理要求,要求加强信息审核和监管,防止虚假恐怖信息的传播。通过对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结语 虚假恐怖信息传播罪是指故意编造或传播虚假的恐怖信息,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恐慌和不安。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恐怖性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犯罪嫌疑人将承担法律责任,同时要求相关机构和平台加强信息审核和监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