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四川成都年读初中需要什么条件包含哪些 |
释义 | 成都小升初政策概述:根据“两个一致”原则,成都市优先安排与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和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公办学校采用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方式;民办初中学校需备案招生信息并公布;小升初信息通过网上采集,户籍所在地与就读小学不一致的学生需提供相关材料并经审查后安排升学;居住证持有人及本市户籍跨区域居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等待入学资格审核后安排落实。 法律分析 一、成都上小学条件原则 按照“两个一致”优先的原则,先安排与法定监护人户籍地一致、且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统筹安排家庭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相符的适龄儿童入学。 二、小升初工作如何确定学位计划及划片办法 公办学校实行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在户籍所在地区(市)县参加划片或划片随机派位入学的方式。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学校的学位计划及划片工作。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调整划片范围要慎重稳妥。 民办初中学校实行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制,学校要将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备案后的招生方案、招生简章、《2019年成都市民办学校初中招生信息公示表》和《民办学校2019年初中招生承诺书》等招生信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公布。 三、2019年小升初如何进行毕业信息采集 小升初基础信息通过网上采集。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所有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9日至28日登录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访问网址:www.cdzk.g,点击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下同),注册小升初网络应用通行证,进入毕业信息采集系统完成个人信息的核实和修改。 (1)在成都市小学就读、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市)县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须在毕业信息采集前向就读小学提供户口簿,就读小学在毕业信息采集系统中上传材料,并按学生户籍进行纸质材料汇总和统一转交,由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在户籍所在地升学。 (2)在成都市外小学就读、回成都市就读初中的成都市户籍小学毕业生,须于4月19日至28日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学籍证明材料原则上应有准确的国网学籍号)到户籍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进行信息采集。 (3)就读小学及户籍均不在成都市、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及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需在成都市升学的,不参加4月份组织的网上信息采集。其信息采集相关事宜待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证(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落实。 结语 在成都市小学就读的小学毕业生,需要在4月19日至28日登录小升初网络应用服务平台,完成个人信息核实和修改。对于户籍与就读小学不在同一区县的学生,需要提供户口簿并由就读小学上传材料,经过审查后在户籍所在地升学。对于回成都市就读初中的学生,需要持户口簿和学籍证明材料前往户籍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不在成都市就读小学且户籍也不在成都市的学生,以及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和本市户籍跨行政区域居住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将在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核结束后由居住证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落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二章 教育基本制度 第十九条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四章 文化教育权益 第三十七条 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授予学位、派出留学、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国家规定的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女性平等享有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五章 受教育者 第四十二条 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