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主权的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当今主权的概念正因为其至高无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断援引之;跨国组织及企业设法规避之;政治学家、宪法、国际法学者等学者仍争论之,讨论全球化及国际及区域组织对主权概念的影响。国家主权是国家存在、发展和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基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独立的标志,是国家的根本,是保证国家安全的关键。 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勾结外国的行为,即行为人以各种方式与外国联络,进行组织、策划等活动,这是手段行为。勾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暗中接触,信-电往来等等。这里的“外国”,是指外国的政府、政治集团以及他们的代表人物。与境外其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也以本罪论处。 二是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实施的目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与外国签订卖国条约,出卖国家利益,勾结外国敌对势力向我国发动侵略战争等等。本罪是行为犯既遂,构成本罪并不要求造成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实际后果。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而且不论是处于暗中策划、秘密接触的预谋阶段,还是将计划付诸实施,都成立本罪既遂。 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法》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