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离婚诉讼和调解每多长时间一次?
释义
    三次。通常情况下,离婚案件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的调解是:诉前调解、庭前调解、庭中调解。诉前调解一般是指,起诉前的调解。庭前调解通常是指,在立案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法官会召集对方当事人到法院接受调解。对于庭中调解来说,如果没有法定的离婚理由,法院会进行调解和好的工作。
    一、庭前调解法院收取诉讼费吗
    在法院立案前调解的,法院不收取诉讼费。到那时如果需要人民法院出具法律文书的,会减半收取诉讼费;如果在法院立案后调解结案的,法院会减半收取诉讼费。
    庭外和解流程是怎么样的
    1、诉前调解。诉前调解,顾名思义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当下定决心走进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并不立即立案,而是将起诉材料收下,开一个已收取材料的单子,在45天内会通知能否成功立案。法院这边的工作程序是将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办法官手中,由先与被告联系,确认被告地址和身份是否正确。然后会通知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诉前调解;
    2、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是指,在立案成功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
    3、诉中调解。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案件,如果没有法定离婚的理由,法院会着重于进行调解和好的工作。在被告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有可能一上来就给原告做工作,动员撤诉,再给对方一次机会。
    二、夫妻一方不愿意离婚可以起诉离婚吗
    第一阶段:诉前调解。
    法院将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办法官手中,通知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诉前调解。
    第二阶段: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是指在立案成功后,正式开庭审理前,承办法官一般会召集对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调解。
    第三阶段:诉中调解。
    离婚案件中的法官会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进行调解的安排。大部分的法官会选择在原告诉请、被告答辩、证据交换质证完成后,方能进行调解工作。
    三、民事诉讼开庭前可以调解吗
    一般民事纠纷,现在都进行调解。不仅起诉前调解,起诉后开庭前调解,开庭后还可以调解。即使到执行阶段,也能进行执行和解。案件进入二审程序,进入再审程序,还可以调解。简单说,调解贯穿民事纠纷的始终。诉讼中间的调解是人民法院和当事人进行的诉讼行为,调解协议一旦双方签字,并经法院依法确认,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效力。针对案件的难易程度和不同情况,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解:1、诉前调解。2、立案调解。立案调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及早介入,对案件进行调解,是对诉前调解的一种有效补充。3、庭前调解。庭前调解指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纠纷当事人进行和解,并促使当事人达成合意从而解决纷争的诉讼活动。4、书信(网络、短信)方式调解。5、社会化调解。6、开庭调解。开庭调解是指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是开庭审理的组成部分。7、庭后调解。庭后调解是指庭审结束后,判决下发前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