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三类纳税人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三类纳税人包括如下: 1、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享有独立财产权利并且能够独立承担义务,在法院和仲裁机关能独立承担起诉和应诉的个人,另外自然人不局限于国籍和年龄; 2、个体工商户,所谓个体工商户是指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并且依照个体工商户条例在工商局进行商事登记并持有营业执照的家庭式作坊; 3、法人,所谓法人就是上面我们开始说到的小规模纳税人和一把纳税人,法人是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和独立支配的财产,并且法人可以以组织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并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另外按照我国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也属于法人的一种,法人的特点在于其拥有独立核算、独立经费、独立预算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都属于法人,满足以上任意特点均会被认为是法人。 纳税人的权利如下: 1、知情权,纳税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享有被告知与自身纳税义务有关信息的权利。纳税人的知情权主要包括: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政策规定;办理税收事项的时间、方式、步骤以及需要提交的资料;应纳税额核定及其他税务行政处理决定的法律依据、事实依据和计算方法;与税务机关在纳税、处罚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发生争议或纠纷时,纳税人可以采取的法律救济途径及需要满足的条件; 2、保密权,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对其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保密。包括纳税人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纳税人、主要投资人以及经营者不愿公开的个人事项。上述事项,如无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或者纳税人的许可,税务机关将不会对外部门、社会公众和其他个人提供。但根据法律规定,税收违法行为信息不属于保密范围; 3、税收监督权,纳税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如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等。同时,纳税人也有权检举其他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纳税人固定分为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法人。在我国纳税人必须按照纳税标准独立向政府缴纳相关税款,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当然,纳税类型的具体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税种。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