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杀了无国籍者判刑。 行为人杀死无国籍人士的是犯法的。前述行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对犯此罪的行为人,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能判死刑的三种人如下: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犯罪主体和客体的区别: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庆系,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犯罪分为以下几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5、民主权利罪; 6、侵犯财产罪; 7、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8、危害国防利益罪; 9、贪污贿赂罪; 10、渎职罪; 11、军人违反职责罪。 执行死刑的流程: 1、执行死刑前,罪犯提出会见其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提出会见罪犯申请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 2、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应当在交付执行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3、执行死刑前,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即认真核对被执行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基本犯罪事实及其他情况;确保被执行的人就是判决、裁定所确定的死刑罪犯,以防止错杀,还要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 4、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 5、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 综上所述,杀了无国籍者判刑。行为人杀死无国籍人士的是犯法的。前述行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对犯此罪的行为人,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