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一般有哪些? |
释义 | 人伤交通事故诉讼流程是: 1、应当收集相关证据以及准备起诉状,提交给相关法院; 2、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3、法院择期安排开庭审理,先进行法庭调解; 4、调解不成的,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依法作出宣判。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诉讼具体流程和规则有哪些 人伤交通事故诉讼流程是: 1、应当收集相关证据以及准备起诉状,提交给相关法院; 2、法院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 3、法院择期安排开庭审理,先进行法庭调解; 4、调解不成的,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依法作出宣判。 一般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有哪些程序 交通事故诉讼一般应走下列程序: 1、诉前财产保全的,必须在保全后15日内提出诉讼; 2、准备民事诉状、证据; 3、起诉至有管辖权的法院; 4、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5、由此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 6、开庭审理阶段; 7、法院公开判决,送达判决书; 8、申请强制执行阶段。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流程一般有哪些 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流程一般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勘查;进行责任认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赔偿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残鉴定程序一般怎么办? 交通事故进行伤残鉴定的流程:1、准备治疗期间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等有关材料;2、在治疗结束后的合理期限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3、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第三款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非道路交通事故诉讼赔偿有哪些内容 法律咨询解答 1、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除此之外还有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安全原则。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2、《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规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够降低该问题上存在的95%以上的常见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规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效率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该内容由 许乃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