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释义
    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一、回避制度的理由
    刑事案件回避的一般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勘验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的。
    特殊理由:
    1、参与过前一诉讼程序的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后一诉讼程序;
    2、再审合议庭的组成
    3、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
    二、哪些办案人员是否需要回避
    1、办案人员本身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他自己虽不是当事人,但是本案当事人的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姊妹。
    2、办案人员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本案的处理可能涉及他们的某些利益。
    3、办案人员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4、办案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5、办案人员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三、举报人算证人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本案的诉讼代理人、法定代表人、诉讼中的代表人不能兼作本案的证人。同样,本案的审判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也不能兼作本案的证人。除上述人不能作证人外,凡知道案件事实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无论他们性别、国籍、职务、宗教、信仰、民族、种族、政治状况、文化程度、经历等状况如何。因此,举报人当然可以做证人。此外,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骟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4: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