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等本等息是否合乎法规?
释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借贷双方可以将前期借款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但前期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得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借款人在借款期满后应支付的本息总和不得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总和。出借人要求支付超过部分的利息,法院不予支持。等本等息只要利息符合规定就不违法。
    法律分析
    等本等息只要利息符合国家规定就不违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拓展延伸
    等本等息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标准?
    等本等息是指在借款期间内,借款人只需偿还本金,而不需要支付利息。根据法律规定,等本等息的合法性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借贷双方应当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利率,并且利率不得高于法定利率标准。如果等本等息的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利率标准,那么就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借贷双方应当注意确保等本等息的利率符合法律规定,以免产生法律风险。
    结语
    等本等息是指在借款期间内,借款人只需偿还本金,而不需要支付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24%。如果超过部分的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因此,借贷双方在约定利率时应遵守法律规定,以确保等本等息的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四十六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四章 业务 第二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可以决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数额、期限、利率和方式,但贷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修正):第五章 金融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下列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一)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三)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四)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五)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六)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七)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八)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九)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前款所称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是指国务院决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6: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