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案能不能要求换法官
释义
    不一定可以要求换一个法官处理纠纷,如法官与案件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且如果不更换,会影响到司法公正,那么当然是可以依法请求法官回避的,回避请求被受理后,就会变更处理纠纷的法官了。
    在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流程:
    1、回避的提出
    回避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回避。二是可以自行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应当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
    法官和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理由。
    2、申请回避的时间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3.回避的决定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作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法院决定回避的,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退出本案审理;驳回回避申请的,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继续本案的审理。《民事诉讼法》对不服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设置了救济程序,即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公民、单位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但不能左右请求是否会被受理,也不能左右案件受理后由哪个法官来审理纠纷。但如果当事人发现法官与案件存在利害关系,但是其没有主动回避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要求特定司法职员回避。
    审判长和承办法官的区别是什么:
    承办法官是指具体案件的主办法官。一个案件在法院立案后,法院会将其制定给一个法官负责办理,承办法官要负责查明事实,做出公正判决,对案件的质量负责。
    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
    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
    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法官有什么义务: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官作为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
    第一是要遵守和拥护我国国家宪法和法律的;
    第二是要求法官公平公正的去行使审判权;
    第三是尊重人民的诉讼权利;第四是维护国家社会及个人的合法权益;第五是保守在审判工作中获知的机密;第六是作为人民的法官,依法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七是通过行使审判权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七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第五十条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6: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