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属于我国行政法规定的行政主体的是
释义
    我国行政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管理职能,能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一定行政行为的主体。例如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主体,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等。
    我国行政主体分为中央机关与机构、地方机关与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与个人三类,具体如下:
    1、中央机关与机构主要有六类:
    (1)国务院;
    (2)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部委行署;
    (3)国务院直属单位和特设机构
    (4)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机构
    (5)授权的内设机构,原则上内设机构没有行政职权,但有些内设机构经过法律法规特别授权而享有了一定的行政职权,比如常见的有专利评审委员会,它是知识产权局的内设机构,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工商局的内设机构,公安部下属的公安消防局,公安交管局以及公安边防局是公安部的内设机构。
    (6)授权的议事协调机构
    2、地方机关与机构分为六类:
    (1)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包括县级到省级人民政府。
    (2)县以上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这里与中央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特设机构是一样的。
    (3)各种派出机关,具有准政府的地位,包括省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地区行政公署,县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区公所及县级政府或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的街道办事处。
    (4)中央机关或机构依法设立的分支机构。
    (5)授权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包括派出所,公安所,税务所,
    (6)一定条件下的综合执法机构,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和组建的综合执法机构
    3、第三大类是非政府组织和个人,非政府组织经过授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包括四类:
    (1)授权的企业组织,如铁路运输企业,邮政企业,电信企业等公用事业企业。
    (2)授权的事业单位。
    (3)授权的社会团体,如行业协会。
    (4)授权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
    以上四类组织可以根据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格,这里必须是授权,仅仅委托不产生主体资格的取得。
    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主要分执行与管理两个方面。在执行方面,中央行政机关执行代议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地方行政机关除执行上述法律和决定外,还要执行上级行政机关的命令和本级代议机关的决议。
    在管理方面,中央行政机关管理全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行政事务,而地方行政机关则以管理内政事务为主,不管理外交事务,军事方面的管理事务也很少。
    行政机关在执行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权作出行政决策,发布行政命令和行政决定,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除瑞士等少数国家的行政机关实行合议制外,一般国家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行政机关都实行首长负责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五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原则。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18: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