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洪水灾害国家有补助吗,怎么规定 |
释义 | 洪水灾害国家有补助,受灾地区政府应确保安全并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就地安置应选择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避开次生自然灾害区域,鼓励受灾群众自救互救并恢复重建。 法律分析 洪水灾害国家是有补助的。法律规定,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法律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八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就地安置应当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地点,并避开可能发生次生自然灾害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并组织受灾群众自救互救,恢复重建。 拓展延伸 洪水灾害防治政策:国家补助和规定的全面解析 洪水灾害防治政策是国家为了应对洪水灾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在我国,国家确实提供了一定的补助来支持洪水灾害的防治工作。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受灾地区可以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用于洪水灾害的预防、抢救、恢复和重建工作。具体的补助金额和申请程序会根据受灾程度、防治工作计划等因素进行评估。此外,国家还规定了洪水灾害防治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包括防洪设施建设、防汛工作组织、灾后评估等方面。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洪水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结语 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八条,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洪水灾害防治政策为受灾地区提供了补助资金,用于预防、抢救、恢复和重建工作。国家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洪水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修订):第二章 防震减灾规划 第十五条 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征求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防震减灾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修订):第六章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 第七十四条 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需要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事项,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方便群众、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原则,依法及时予以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江河、湖泊治理以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相结合。 本法所称综合规划是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