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批捕和定罪是否同义? |
释义 | 逮捕并不等于判刑,需经法院审理。虽可能不追究刑责,但通常情况下,批捕意味着有清晰证据。最终定罪需检察院有效证据,法院判决。批捕后定罪率高,但不能断定批捕必定判刑。 法律分析 不一定。批准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并非最终的审判结果,判不判刑要经过法院的审理。 被批准逮捕之后,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情节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可能性相对讲比较小,因为一般情况下事实清楚、证据确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才会批捕。只有在检察院掌握了有效证据,才能通过法院来作出判决的最终定罪而获刑。实践中检察院批捕后法院最终定罪的比例很高。 因此,不能说检察院一旦批捕就一定会判刑。 拓展延伸 批捕和定罪的区别及其法律意义 批捕和定罪是刑事诉讼中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们在程序和含义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批捕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根据一定的证据和程序,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批捕是在初步侦查阶段,为了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采取的措施。而定罪则是在经过完整的审判程序后,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的行为。定罪是在刑事审判阶段,根据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性和量刑的结果。批捕和定罪的区别在于时间、程序和效果上的不同。批捕是在案件初步阶段,为了侦查和保全证据而采取的措施,而定罪则是在经过完整的审判程序后,对犯罪嫌疑人作出定性和量刑的结果。批捕是一种强制措施,而定罪则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法律认定和裁决的结果。批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保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定罪则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正义。因此,虽然批捕和定罪都与犯罪行为有关,但在性质和意义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结语 批准逮捕并不意味着必定会判刑。逮捕是一项强制措施,不是最终的审判结果。判刑需要经过法院的审理。虽然被批准逮捕后,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情节轻微而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如果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才会批捕。只有检察院掌握有效证据,才能通过法院最终定罪并判刑。实践中,检察院批捕后法院最终定罪的比例很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检察院一旦批捕就一定会判刑。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