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有哪些形式
释义
    1、重组:打破现有行业、部门的界限,对产业和产品关联性强、经营领域相近的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壮大现有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
    2、联合:指国有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合体,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3、兼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4、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通过契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出租人让渡财产使用权和一定范围处分权的行为。
    5、承包经营:承包经营准确的说应是承包经营管理,是指企业与承包者间订立承包经营合同,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全部或部分在一定期限内交给承包者,由承包者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及获取企业收益的行为。
    6、合资:与国外的投资者或合作者共同成立公司。
    7、转让国有产权: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应当遵少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
    8、管理层收购: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权,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9、企业托管:即在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通过订立委托营运合同,将企业资产委托给提供一定财产抵押或担保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经营的一种资产管理形式。
    10、公司制改造: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是将国有企业的资产量化为股份并改变原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型企业
    11、其他形式。
    一、什么叫国有企业改制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国企改制的四个步骤
    1、改制准备
    (1)宣传政策。由企业主管部门或指定的改制咨询机构负责组织对企业改制相关政策的传达贯彻,并制定宣传提纲。
    (2)进行三清.对企业资产、债务、职工劳动关系进行全面认真地清理。
    (3)推介企业及筛选投资者。向国内外投资者介绍企业情况。
    (4)确定改制取向。为企业改制准确定位。
    (5)完善职代会。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规范,完善职代会。
    (6)制定改制预案。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先制定改制预案。
    按各地市级规定将该改制预案以及相关配套文件报送相关主管部门立项审批(或备案)。并在决策部门积极沟通,统一思想。
    2、启动
    (1)确定进度。即确定企业改制各个阶段的时间进度、步骤和任务。
    (2)清产核资和评估资产。即清查企业资产,核实企业资金,摸清企业家底.
    (3)准备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审核文件。
    (4)确定改制模式、底线。
    3、实施
    (1)制定改制实施方案以通过审批的企业改制预案为根据,制定改制实施方案。
    (2)申报改制方案。
    (3)审批改制方。
    (4)产权交易。
    (5)投资者注入资金企业改制方案经批准后,受让方按双方协议将国有产权转让价款一次性或分期付清,并存入国资监管部门指定的专户存储。
    (6)处理原职工劳动关系由改革责任主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认定的职工安置方案,支付解除原企业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偿还职工内欠,及时为职工接续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关系,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收尾
    (1)原企业终结手续。企业主管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负责监督改制企业到国资监管部门和工商部门办理产权注销、变更登记手续。
    (2)办理相关手续。改制企业持批复文件,到有关部门办理房产过户、土地更名及相关清算交割手续。
    (3)新企业挂牌。改制后的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正式挂牌。
    (4)处理未尽事宜。托管人员、离退休人员落实管理部门、相关费用拨付到位,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各种遗留问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0: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