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二审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规程 |
释义 | 法院调解可以由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可邀请单位和个人协助。二审调解只能由合议庭主持,可关行全案、并案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一审调解某些案件可不制作调解书。 法律分析 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法院进行调解。法院可以邀请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有一定联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和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并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协助调解工作。经各方当事人同意,法院还可以委托上述单位或者个人对案件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法院应当依法予以确认。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是二审程序结案的一种方法。 第一,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所以,二审的调解只能由合议庭主持;而一审调解可以由合议庭主持,也可由审判员一人主持。 第二,第二审法院关行全案调解,不限于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可以对当事人的原案请求实行全案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对原审判决过的请求进行调解,也可以对原审应当判决而未予判决的请求进行调解。 第三,第二审人民法院实行并案调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调解不限于当事人原审请求的范围,可以对当事人新增加的请求并案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应当予以合并审理的请求,或者依职权应当合并审理的案件未予合并审理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 第四,二审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而一审调解有些案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案件等,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结语 法院调解,可由审判员或合议庭主持,并尽量就地进行。可邀请相关单位和个人协助,应积极配合。法院可邀请与当事人有关的企业、社团、个人协助调解,以促成调解。经当事人同意,法院可委托上述单位或个人调解,并确认调解协议。二审法院也可进行调解,是结案的一种方式。二审调解由合议庭主持,可对新增请求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一审某些案件可不制作调解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 (二)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因调解而阻止当事人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