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专家称粮食增产并不难 相关技术垄断或为新障碍 |
释义 | 专家称粮食增产并不难 相关技术垄断或为新障碍 据英国《卫报》日前报道,一批国际领先的科学家宣称,到本世纪中叶,人们就要想办法解决90亿地球人的吃饭问题;如果不想吃光地球上的食物,恐怕有必要借助一桶桶成批培育出的人造肉。 由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约翰 贝丁顿领导完成的“未来全球粮食供应问题重大学术评估”显示,即使采用转基因和纳米之类的新技术,全球仍然会有数亿人食不果腹。原因有三: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和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 “将农作物增产50%以上” 在英国皇家学会公布的21篇论文中,来自多国多领域的科学家表示,虽然目前超过七分之一的人无法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但在未来40年内将全球粮食供应提高70%的挑战并非难以应对。很多论文对此都持乐观态度。 英国最大的农业研究中心洛桑研究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表示,全球变暖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只要在此基础上施以更好的化肥农药保护耕地作物,就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同时减少耗水量。 该研究所的基思 贾格尔德博士等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未来富含二氧化碳的环境对农作物育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农作物产量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虽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可实现产量和已实现产量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如果填平了两者之间的鸿沟,那么到2050年,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很有希望将农作物产量提高50%以上。” “人造肉将使肉类产量改观” 多项研究显示,随着工业和消费者对水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到2050年,农民将深陷环境限制的困境。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指出,届时要养活地球上额外增多的30亿人口,用水量将会翻一倍。科罗拉多大学的肯尼思 斯特泽皮佩克教授表示,这有可能意味着要从全球农作物生长用水那里抢走18%。在非洲北部、印度、中国、欧洲和美国西部等热点地区,影响会更加突出。 要有效增加粮食产量,多种“低科技方法”值得考虑,比如“国家无论贫富一律减少30%至40%粮食浪费”。如果贫穷发展中国家有更好的粮食储存设施和超级市场,富裕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只购买自己需要的食物而不浪费,那么粮食供应的紧张程度就会大大缓解。 但增加粮食产量显然不能只靠“低科技方法”。科学家们表示,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奶制品和肉类产品需求,到2050年预计将翻倍,传统方式的动物养殖应该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很大一部分,但也可能远远不够。 来自肯尼亚内罗毕国际家畜研究所的科学家菲利普 桑顿博士表示,有两张“百变王牌”可以使全球肉类和奶制品的产量彻底改观。一是人造肉;二是纳米技术。 技术垄断威胁绿色革命 一些科学家指出了增加粮食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具体障碍。其中,英国和南非经济学家小组的评估最为悲观。他们认为,必须下大决心展开农业研究,以掀起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但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领导的7个跨国公司,目前将全球转基因技术领域掌握在手。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珍妮弗 皮耶斯教授在论文中称:“这些公司的知识产权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公共和国际机构处于劣势,必然威胁到绿色革命赖以生存的全球农业技术。想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生产足够的粮食,或增加足够的收入,以养活那里的人口,也许是天方夜谭……” 其他论文认为,为了减少粮食生产对石油的依赖,有必要彻底反思全球粮食生产问题。目前在生产和供应粮食所需能源中,高达70%以矿物燃料为基础,这反过来又使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剧。 “未来全球粮食供应问题重大学术评估”主持人、英国政府首席科学家约翰 贝丁顿在论文中表示:“投资研究并将新技术送到人们手中需要时间,此外,政治和社会变化也需要时间,因此应尽早采取行动。” 这21篇论文是英国政府有关全球粮食行业未来前瞻研究的一部分,最终报告将在联合国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之前公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