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医疗死亡纠纷案件的尸体处理原则
释义
    法医学尸体解剖限于积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法学院系附设的法医科室施行。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解剖:
    1、涉及刑事案件,必须经过尸体解剖始能判明死因的尸体。
    2、急死或突然死亡者。
    3、涉及烈性传染病死亡和法律问题有关的尸体。
    医疗纠纷法医学尸体解剖,应登记下列事项:
    1、尸体编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
    2、尸体来历;
    3、解剖原因;
    4、临床诊断;
    5、解剖时间、地点;
    6、解剖人员姓名;
    7、解剖后诊断;
    8、解剖报告日期;
    9、备注。
    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后,死者家属应在四十八小时内将尸体送火葬场火化。对于不进行尸体解剖或家属不同意进行尸体解剖的尸体,家属不得将尸体强行留置在医疗部位的门诊室、急诊室、观察院或病房等处。死者家属接到医疗单位病人死亡通知后,应及时办理手续,将尸体移送火葬场。
    尸体在太平间的放置时间,夏、秋季节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冬、夏季不得超过七十二小时。
    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死者居住地派出所出具死亡证后,由医疗单位将尸体移送火葬场。尸体送至火葬场后的一切费用,一律由死者家属负担。
    传染病患者的尸体,医疗部门做特殊处理后,必须及时火化。
    医疗部门出现医疗事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解决,严禁任何人借口医疗事故而停尸要挟,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受到法律保护。对聚众闹事,毁坏公物,打骂医务人员,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者,应进行严肃批评教育,造成后果者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注意存在的问题:
    1、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属行政法规,法律界限不清,对刑事责任缺乏明确标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缺乏法律效力,对严重的医疗差错没有明确规定,使死者家属对鉴定结论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经济补偿不尽合理,医学与法律紧密结合不够,往往各自强调各自的特殊性,处理时易造成混乱。
    2、程序不清,手续不全,盲目工作,遇有棘手的医疗纠纷时,医院和处理人员往往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目前,虽然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都有专人处理医疗纠纷,也多次培训,但由于经办人员频繁更换,对尸检工作程序不清,个别单位甚至不了解尸检工作所需手续,以致发生不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和擅自检尸(未遂)的不事件。
    3、资金不足,影响病理科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医院病理科场地狭小,设备陈旧,条件较差,难以适应尸检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医院也无力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经费,更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使得病得科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影响,也间接影响尸检工作的开展。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4: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