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利用会计处理职能实现税收筹划 |
释义 | 纳税人通过税收筹划可以减轻税收负担,规避纳税风险,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很多税收筹划专家总结了国内外税收筹划的经验,归纳了一些税收筹划技巧。 那么,怎样把税收筹划技巧变成企业节税的具体行为呢?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会计职能的实现。长期以来,多数人都把会计职能归结为核算和监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全面。笔者认为,会计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即实现职能。所谓会计实现职能,就是运用会计方法使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决策成为事实的过程。例如,银行发放贷款,银行与企业签订借款合同之后,只有通过会计部门把贷款记入企业在银行开设的存款账户,这笔贷款才能得以实现,才开始计算利息。税收筹划也是一样,那么多的筹划技巧也只有通过会计方法才能使企业的计税基数、应纳税额按照筹划预期得以实现。所以说,会计处理是税收筹划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会计处理应怎样为税收筹划服务呢? 第一,会计工作的超前性。现在,企业设立时一般都由发起人在一起调研、选项、筹资、登记注册,待办理税务登记时才开始想到需要会计人员。笔者认为,在企业筹建一开始就应该聘请会计专家参与。比如将来企业选择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制往往会影响企业筹划空间,而财务管理体制是由企业治理结构决定的,那为什么不在确定企业治理结构之时就考虑将来的财务管理体制呢?如果按常规行事,先确定企业治理结构,再确定财务管理体制,待税收筹划时发现财务管理体制不利于节税,再倒过来调整企业治理结构,那不是事倍功半吗?再从筹资来讲,现在,私有企业借款困难,新建企业向银行借款就更困难,如果让会计人员协助,运用会计技巧在不加大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方法筹集实物,不是同样可以达到筹措资金的目的吗? 第二,会计处理的全过程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税收筹划都要依靠会计来实现。例如,企业开办费的归集分摊方法,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等等,这些费用都要在税前扣除。怎么扣除,何时扣除对企业更有利?怎样设计才能使企业做到税收减免和节税兼得?这些都要通过制定企业会计政策加以规定。在制定会计政策时,就需要看得长远一点,顾及企业生命的10年、20年,直到整个寿命周期。二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的税收筹划也需要会计来实现。比如销售商品的计价,企业应如何利用价格平台进行促销?在税法规定的赊销和分期收款框架内,如何运用会计手段推迟确认收入的实现,达到推迟纳税,为企业赢得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通过会计核算合理计算成本,运用允许税前扣除的政策,合理抵扣,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这些既需要筹划技巧,也需要合适的会计处理来最终实现。 第三,会计处理的全面性。为了配合企业的税收筹划,会计处理方法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全面性。从企业集团来讲,要妥善安排子公司利润的流向,使企业集团效益最大化;在企业内部要通过会计核算使出资人税负最小化,又要通过会计核算,使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得以实施,留住精英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四,会计人员要勤于钻研业务,参加税收筹划研讨,使会计处理方法合法地为筹划服务。通过具体分析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充分利用税法的优惠平台、空白平台、弹性平台等可达到节税的目的,那么是否掌握这些技巧就可以自然实现筹划目的呢?不是的,它还必须通过会计技巧,写在纸(凭证)上,记在账上,填在(申报)表上,才能得以实现。要达到税收筹划目的的会计处理绝对不同于一般的会计核算,它需要会计人员有坚实的会计学理论基础,有广泛的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的积累,还要有长期的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税收筹划会计所用的会计科目也不是一般的会计科目,但它又是会计制度所允许的会计科目。税收筹划会计处理运用的方法也不是一般的会计方法,它是源于会计制度,高于一般会计方法的会计技巧。 在我国,税收筹划方兴未艾,税收筹划需要会计处理为其服务,只要广大税务专家与会计人员携手并进,一定能探讨出一套为税收筹划服务的会计技巧。 一、国地税合并对纳税人的影响 1、纳税人办税将更加顺畅便捷,纳税成本降低 国地税分设,纳税人奔波于国税、地税两家机构之间,手续繁杂,税收征纳成本高;国地税合并后,所有税收业务,只进一家门,一次全办好;节省纳税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2、纳税人将获得更好的纳税服务 国地税合并后,征税系统将对原国地税两局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强化对纳税人的服务。 3、纳税人既往的税收违法行为将被清算 国地税分设时,对纳税人管理各自为政,宽严程度不一,很多纳税人不同程度地享受了“国地税分设红利”;由于人手限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稽查的比例一直不高。但是,国地税合并后,管理标准趋于一致,同时,更多税务干部将被充实到税收征管第一线,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工作必将得到加强,税务稽查比例将显著提高;纳税人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偷漏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将得到有效清算。 4、纳税人今后的税收违法成本将显著增加 国地税合并后,通过整合更多一线征管人员,提高征收效率的同时,随着金税三期等税收电子信息系统的税收征管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有效服务纳税人的同时,对纳税人税收管理行为的监控功能也会相应提升,应对纳税人偷漏税等税收违法问题的技术手段将进一步提高,纳税人今后的税收违法成本将显著增加。 5、纳税人的税收筹划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 目前,很多企业利用部分省市级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国地税合并后,实行国税为主、地方政府双管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政策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将受到限制,纳税人以此为基础的税收筹划空间将逐步丧失。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