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释义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珍贵文物的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
    一、过失损毁文物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珍贵文物的管理秩序。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及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具体可参见故意损毁文物罪的释解,这里不再赘述。(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所谓损毁,在这里是指由自己的过失行为如失火、过失引起爆炸、过失污损、过失摔破等致使珍贵文物损坏和毁灭。所谓造成严重后果、则是指造成国家特别珍贵的文物损毁或者损毁珍贵文物数量较多以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损毁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数量较大的等情况。虽有过失损毁的行为,但所造成的后果不属严重,则仍不能构成本罪。(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珍贵文物,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损毁珍贵文物,但却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珍贵文物损毁,并造成严重后果。行为人如果出于故意,则不构成本罪应是故意损毁文物罪。
    二、中国对非法私赠文物藏品罪怎么处罚
    非法私赠文物藏品罪既遂的判刑标准如下:构成非法私赠文物藏品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是指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国家对文物的所有权、文物保管的正常工作秩序。
    二、客观要件。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私自处置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具体有以下方式:1、行为人违反国家文物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
    2、私自非法出售由国家保护的文物、图书等藏品;
    3、私自将由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赠送给个人或者非国有单位。
    三、主体要件。主体为特殊主体,既指具有保护国家文物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法人,也指非法出售或者和私赠文物藏品的直接负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四、主观要件。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是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非法出售或者私赠由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的行为,并且希望这种结果产生。
    三、怎么样构成走私贵重金属罪?
    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制中的对贵重金属禁止出口的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将贵重金属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二十五条
    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