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租房转租、经济适用房转卖……保障性住房常见纠纷怎么处理?
释义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定向安置房等构成。区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低廉,因此目前涉保障性住房案件涉及的违法违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违规转租牟利、非法占有房屋、违法提前出售等方面。这些常见纠纷怎么处理?和一起看看:
    情形一:转租公租房营利,应退还次承租人剩余租金
    公租房的保障属性决定了承租人只能限定于特定的受保障群众,若公租房承租后,承租人再自由选择转租对象,违反政策初衷,次承租人也面临解除合同和腾退房屋的风险。同时,转租人应该将次承租人的剩余租金予以返还。
    情形二:承租人过世,没有资格的家人无权继承应作腾退
    在受保障家庭出现内部变化时,应当自觉向产权单位进行申报,并依法依规配合重新审定受保障资格。如不再具备受保障资格,则应当配合后续处置,主动腾退,不应继续占用相应房屋。
    情形三:伪造、骗购、非法转让安置房合同无效,应向产权单位返还房产
    非被拆迁区域的被安置人口无法购买定向安置房。利用私刻印章等手段伪造审批手续,致使产权单位误认为其具备购房资质而与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因房屋买卖合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根据法律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在限制上市交易期限内买卖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合同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当事人应向产权单位返还房产。
    保障性住房租赁、买卖中的乱象折射出个别人诚信缺失、见利忘义,也反映出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细化审核方法,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保障性住房真正起到保障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的作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