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所有权继受取得方式如下: 1、买卖合同。民事主体双方达成协议,出卖人一方将出卖财产交给买受人一方所有,买受人接受此项财产并支付价款。通过买卖,由买受人取得了原属出卖人的财产所有权; 2、赠与、互易。赠与人自愿将其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一方以金钱之外的某种财产与他方的财产相互交换,也可导致所有权的移转; 3、继承遗产。继承人按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取得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4、接受遗赠。自然人、集体组织或者国家作为受遗赠人,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合法有效遗赠的指定,取得遗赠的财产; 5、其他合法原因。因其他合法原因,也可以取得或形成财产所有权,如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通过合股集资的方式组成合法经济组织,形成新的所有权形式。 所有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占有:占有就是对于财产的实际管领或控制,拥有的前提就是占有,这是财产所有者直接行使所有权的表现。所有人的占有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对于动产,除非有相反证明,占有某物即是判定占有人享有该物所有权的标准; 2、使用:使用是权利主体对财产的运刖,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如使用机器生产产品,在士地上种植农作物。拥有物的目的一般是为了使用。; 3、收益:收益是通过财产的占有、使川等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使用物并获益是拥有物的目的之一; 4、处分:处分是指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在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最终处置。 综上所述,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人有权依据自己的意思将所有权的权能加以分离从而为他人设定限制物权。行使他物权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