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校园放高利贷的罪名是什么? |
释义 | 在中国,校园放高利贷被认定为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行为,因此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或之后,涉嫌其他犯罪行为,就可以对行为人进行定罪处罚。特别是“套路贷”,它以民间借贷为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流水、任意违约、转移资金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虚假诉讼罪等犯罪行为。 法律分析 要是单纯的在校园放高利贷的行为,那么在我国仅仅被认定为违法行为,不过尚不构成犯罪行为,因此此时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要是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或者之后,同时涉嫌构成其他的一些犯罪的话,则就可以对行为人定罪处罚。特别是“套路贷”,其实质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虚增债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虚假诉讼”等手段,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构成诈骗罪、敲诈勒索罪、虚假诉讼罪等犯罪。 拓展延伸 我国校园高利贷行为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 我国校园高利贷行为的法律责任及惩罚措施主要涉及刑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校园高利贷属于非法放贷行为,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对于从事校园高利贷的个人或组织,将面临法律责任和相应的惩罚。根据刑法相关条款,涉及非法放贷的个人可能被定性为敲诈勒索、诈骗等罪行,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对于组织或机构,可能面临刑事罚款、吊销执照等严厉处罚措施。此外,根据民法相关规定,校园高利贷行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利息等。综上所述,我国对校园高利贷行为采取严厉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以保护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校园高利贷行为涉及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法律规定对此采取严厉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个人或组织从事校园高利贷将面临敲诈勒索、诈骗等罪行的定性,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和吊销执照等严厉措施。此外,校园高利贷行为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借款人有权要求返还利息等。我国旨在保护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校园高利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与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