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会通知被告人吗 |
释义 | 法院开庭审理民事案件前会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被告也是当事人之一,因此也会收到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可以在被告无正当理由不出庭或中途退庭的情况下进行缺席判决。此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债务人下落不明等,法院也可以进行缺席判决。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如果对案件开庭审理的,会在开庭前三天通知案件的当事人,被告是当事人之一,所以会通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开庭通知和公告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三十七条庭前准备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哪些情况下法院可以缺席审判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应当按期开庭或者继续开庭审理,对到庭的当事人诉讼请求、双方的诉辩理由以及已经提交的证据及其他诉讼材料进行审理后,可以依法缺席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判决适用于下列情况: 1、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3、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4、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 5、在借贷案件中,债权人起诉时,债务人下落不明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限届满,债务人仍不应诉,借贷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后可缺席判决。在审理中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借贷关系明确的,可以缺席判决。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如果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会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被告是当事人之一,因此也会被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和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法院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进行缺席审判:原告不出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且被告提出反诉;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法院裁定不准撤诉且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在借贷案件中,债务人下落不明且公告传唤期限届满后仍不应诉,或债务人出走下落不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一条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四节 速裁程序 第二百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的; (五)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三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对于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别。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