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定结婚年龄是否已经提高至18岁? |
释义 | 结婚年龄规定未改为18岁,男不得早于22岁,女不得早于20岁。需满足自愿、非禁止的亲属关系等条件,方可登记结婚。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6、1047、1048条。 法律分析 结婚年龄规定并没有变更为18岁。依旧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且同时需满足男女双方自愿结婚,双方非法律禁止的亲属关系(即非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条件,才可以依法登记结婚。结婚年龄规定改为18岁了吗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拓展延伸 法定结婚年龄调整对青少年婚姻保护的影响 法定结婚年龄调整对青少年婚姻保护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将法定结婚年龄提高至18岁可以有效遏制青少年早婚现象,保护他们的权益和福祉。首先,这一调整可以降低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和生理风险。早婚可能导致青少年面临过早的责任和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提高法定结婚年龄可以推动青少年更多地接受教育。婚姻往往会中断青少年的学业,而提高结婚年龄可以确保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此外,这一调整还有助于减少青少年贫困率。早婚往往导致青少年无法完成学业,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贫困风险。因此,调整法定结婚年龄对于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结婚年龄规定并没有变更为18岁。依旧是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且同时需满足男女双方自愿结婚,双方非法律禁止的亲属关系等条件,才可以依法登记结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至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的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调整法定结婚年龄对于保护青少年的权益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和生理风险,推动他们更多接受教育,减少贫困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