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老赖是怎么判定的 |
释义 | 【法律分析】 老赖就是专指欠了别人钱迟迟不还的人。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在民商事领域,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但因某种原因拒绝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的债务人,主观上,“老赖”有故意拖延履行债务的恶意,客观上,“老赖”拒绝履行到期债务,“老赖”也出现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赖”不仅是一种社会群体,更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认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所有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员,在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会受到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