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案件中的法定量刑情节概述
释义
    犯罪中止和自首在刑法中的处罚减免情节。中止犯未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自首犯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供述其他罪行的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视为自首。如实供述罪行的犯罪嫌疑人可从轻处罚,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可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1、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2、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犯罪较轻且自首的。
    《刑法》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刑事案件中法定量刑情节的影响因素分析
    刑事案件中的法定量刑情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是决定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犯罪行为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法定刑罚范围限制,从而影响量刑结果。其次,犯罪主体的个人情况也会对量刑产生影响。例如,犯罪嫌疑人的前科记录、悔罪态度以及是否主动赔偿等都会被考虑在内。此外,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以及犯罪行为对受害人造成的伤害程度等也会对量刑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述,刑事案件中法定量刑情节的影响因素众多,法官在量刑过程中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公正、合理地确定刑罚。
    结语
    在刑事案件中,法定量刑情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犯罪主体的个人情况以及犯罪行为对社会和受害人造成的影响都是决定量刑的重要因素。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对于犯罪较轻且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法官在量刑过程中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公正、合理地确定刑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三条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者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涉及信用卡一张以上不满五张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定罪处罚;涉及信用卡五张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量巨大”。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八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