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土地出让金什么时候交 |
释义 | 土地出让金是指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或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或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土地出让金地什么时间交在土出让合同中有约定。如果一次性付款的,一般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一个月。如果是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一般付50%,余额根据合同约定时间付清,否则,一般按每天0.1%付滞纳金。 一、出让和划拨土地区别 出让和划拨土地的区别: 1、性质不同。划拨土地是在交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无偿取得的,一般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却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比如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土地是国家以土地使用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与土地使用者,并需要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2、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划拨: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出让: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产转让时,必须经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3、权利义务不同。划拨的土地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人具有法定规范内的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由此可得出,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同。 4、期限不同。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出让土地的年限一般分40年、50年、70年。 5、房屋类型不同。划拨土地一般为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而出让土地上多建有商品房。土地出让和土地划拨在房屋类型上是存在着一些区别的。 二、商住楼40年后产权归谁 40年产权商住楼到期后产权不变,仍归原登记所有人。虽然对于土地使用权有到期需要缴纳费用的原则性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出台系统的续期办理规定,也没有续期费用缴纳标准和缴纳方式,到期的自动续期,不需要办理申请手续。之所以有40年产权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国家土地所有制制度,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在将部分土地出让给他人使用时,土地使用者应当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出让金。根据土地的用途,划分了最高使用年限,其中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使用期限为40年。根据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期满,使用者继续使用的,应当申请续期,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所以到期交钱的说法具有法律依据。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对于是否缴纳,如何缴纳,向谁缴纳都没有法律的规定。造成了到期不需要申请,自动续期的现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使用者必须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未按照出让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违约赔偿。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