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查起诉的期限是什么意思 |
释义 |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审查起诉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审查起诉一般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依法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程序活动。一般情况下,人民检察院要在一到一个半月内,对移送起诉的案件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适当延长半个月。 一、校园刑事犯罪怎么处理? 校园刑事犯罪需要按照以下的流程来处理: 1、侦查阶段。从人被抓一直到案件移送检察院,这一阶段称“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后一个多月,和执行逮捕以后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公安部门的侦查,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事实。 2、侦查终结。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发现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且已采取强制措施的,应当予以释放并发放证明。如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侦查终结后,及时将案件移交人民检察院,以便审查起诉。 3、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4、审判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二、刑拘三十七天释放了还会判刑吗 刑拘37天被批捕不一定会被判刑的,因为具体的案件还要经过法院的审查以及检察官的起诉程序,在经过仔细的调查和证据的支撑下才可以请求法院作出判刑的决定,但是最后的判刑也是需要法官说了算而不是当时的批捕结果来做决定的。 审查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