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履行的原则与具体规则包括哪些 |
释义 | 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 1、全面履行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 3、环境保护原则。 具体规则包括: 1、履行主体规则,履行主体必须是债务人本人; 2、履行标的规则,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必须完成一定给付; 3、履行期限规则,当事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一、债务人是否可以部分履行债务 合同编将全面履行作为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按照约定履行全部债务。债务人履行部分债务,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原则上属于违约行为。如果债务人部分履行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基于诚信原则,债权人应当接受债务人部分履行债务,不得拒绝。 此外,债权人接受债务人部分履行,可能会额外增加一些费用,这些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二、违约合同怎么写 违约合同书写方法: 1、内容包括,违约责任承担方式,违约责任条款约定,损害赔偿的范围,违约金; 2、违约责任种类; 3、全部违约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4、预期违约预期拒绝履行,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到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至前,一方当事人以言辞或行为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预期不能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届至前,有情况表明或一方当事人根据客观事实发现另一方当事人届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 5、迟延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债务人能履行债务而未履行; 6、不适当履行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7、其它违约行为。 三、合同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债务的,合同部分或全部终止);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