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吊销与注销的区别 |
释义 | 第一,主观性不一样,注销是企业的主动行为,吊销则是被动的行政处罚。 第二,注销是由于企业经营者主动终止经营,并向登记注册机关申请的程序,一般来讲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分立解散,或者由于一些业务经营方式不规范被依法责令关闭或被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都可以申请注销;吊销是企业由于存在违规违纪现象,工商机关对企业采取的禁止其继续经营的行政处罚。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企业被吊销后就应当进行注销程序,而注销是消灭企业主体资格的唯一方法,企业被注销后,就犹如人的死去,失去了权利能力,而企业被吊销营业资格后,还有部分权利能力,但权利能力仅限于清算程序,不再具有经营资格。 一、企业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是否意味注销 现实生活中,企业因虚假注册、超范围经营、无故不开业或者停业、逾期不年检等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屡见不鲜。或许很多人以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企业就被注销了,所以债务等其它事情就不需要在处理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吊销与注销是两回事,后果完全不同,如果没有慎重处理的,不管是对企业股东还是企业的债权人而言,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企业吊销与注销是不同的两件事: 注销登记以企业申请为前提,是企业的主动行为,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途径,它既是出资人、股东的合法权利,又是其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吊销营业执照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依法做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吊销营业执照就意味着企业不得继续从事市场经营活动。但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程序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即完成注销程序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 简而言之,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注销就表示企业不存在了,吊销只是表明不能继续营业,但企业(企业法人)还在,必须依法经注销程序,对债权债务等进行依法清算后,企业才归于消灭。 二、公司的营业执照存续是什么意思 经营状态存续是指公司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也被称作开业、正常、登记。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规定。 《公司法》 第七条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显示存续,是代表公司正常运营中。 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1)经营状态存续是指:企业依法存在并继续正常运营。也被称作开业、正常、登记。 (2)经营状态在业是指:企业正常开工生产,新建企业包括部分投产或试营业。 因不同省份可能有细微的区别:一般在营、正常、经营、在营在册、有效、在业在册也是在业的意思。 (3)经营状态吊销;未注销是指: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工商局对违法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 企业被吊销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后,该企业法人才归于消灭。 (4)经营状态注销是指:企业已不复存在,丧失法人资格。 (5)经营状态迁出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离某主管机关。 (6)经营状态迁入是指: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变更,迁入某主管机关。 (7)经营状态停业是指:由某种原因,企业在期末处于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待条件改变后仍恢复生产。 (8)经营状态清算是指: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被吊销等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