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一出生我们享有什么权利 |
释义 |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6、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7、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8、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9、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10、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11、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12、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13、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14、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15、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1)作品; (2)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3)商标; (4)地理标志; (5)商业秘密;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7)植物新品种; (8)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16、自然人依法享有继承权。自然人合法的私有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17、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18、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19、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1、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 22、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 23、民事主体行使权利时,应当履行法律规定的和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24、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