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签署了合同是否意味着可以随意撤销?
释义
    合同签订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步骤。签订合同时需慎重考虑,否则后悔莫及。有效合同应按约定履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无效包括欺诈、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和违反法规等情形。若合同有效,最好通过协商解决。某些合同可任意解除,如委托合同和不定期租赁合同。特定一方享有解除权的合同包括加工承揽、货运、保管和保险合同。违约将承担法律责任,若后悔应尽早协商处理。
    法律分析
    合同的签订是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双方协商之后的结果。有的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草率的签订合同,这是让人追悔莫的,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果在签订合同后后悔,首先可以判断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五种: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权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如果具有以上情形之一,合同无效,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有效,最好通过协商解决。
    其次,具有任意解除权的合同包括两种:
    一是对于委托合同和不定期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享有任意解除权。
    二是特定一方享有的任意解除权。
    下列合同,合同的特定一方当事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或者任意变更权:
    1、加工承揽合同的定作人;
    2、货运合同的托运人;
    3、保管合同中,寄存人享有任意解除权;没有约定保管期限的保管合同,保管人也享有任意解除权;
    4、保险合同的投保人。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违约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如果在签订合同后后悔,最好进行协商处理。
    结语
    签订合同是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需谨慎考虑。合同具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履行约定,不得擅自变更解除。合同无效情形有欺诈、串通、掩盖非法目的、损害公共利益及违法规定。有效合同宜通过协商解决。某些合同可任意解除,如委托、租赁合同;特定方享解除权如加工定作人、托运人、寄存人及投保人。违约须承担法律责任。如后悔,建议协商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6: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