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
释义
    诉讼时效抗辩就是当事人一般是债务人请求法院判决债权人的诉讼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因此债权人应当败诉一种法律行为。就是指对方没有在合理的上诉时间内上诉,所以针对对方的上诉请求,法院应当驳回的一种权利。
    一、诉讼时效抗辩是什么意思?
    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抗辩是针对请求权是否过了诉讼时效而主张的。当事人之间不得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或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提起诉讼时效抗辩,通俗地讲,意思是原告诉讼超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应当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原告败诉。
    诉讼时效,是法律保护的有效时段。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起诉的,法院就不再保护。
    二、诉讼时效抗辩权的限制
    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限制。新规定列举了四种债权请求权,当事人对这四种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四种债权请求权分别是: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2、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3、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4、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三、诉讼时效抗辩的提出时间
    1、当事人应当在一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2、当事人在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该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何谓新的证据?根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是指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3、当事人在再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或者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均不予支持。
    所以债权人双方应当注意,诉讼时效一定要在合法的诉讼时效内进行上诉,如果上诉的最佳时效错过了,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就有可能会采取诉讼时效抗辩权来要求法院判处当事人败诉,那对于债权人来说就是得不偿失,不能合理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