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需了解的法律规定 |
释义 |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如克扣工资、拖欠工资、拒付加班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能要求支付赔偿金。但若劳动者本人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要求其赔偿,扣除部分不超过工资的20%。若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可以看出,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要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必要时还要支付赔偿金(但要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风险提示: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拓展延伸 员工权益保障:必知的法律规定 员工权益保障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员工们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首先,劳动法规定了员工的基本权益,如工资支付、工时安排、休假等。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包括防止职业伤害和性骚扰等问题。还有涉及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解决、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员工了解这些法律规定,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与雇主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因此,员工必须深入了解这些法律规定,以确保自己在工作中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结语 劳动法规定了员工的基本权益,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对于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保障员工权益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员工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用人单位也有权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但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工资的20%。了解法律规定,维护劳动关系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