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是指16至18岁之间吗? |
释义 | 未成年是指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分析 未成年是指18周岁以下的自然人。根据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拓展延伸 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多少?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18岁。在中国,未满18岁的个体被视为未成年人,其权利和义务受到特殊保护和限制。这一法定年龄的设定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同时也有限制在婚姻、就业、犯罪等方面的权利。法定年龄的确定有助于确保未成年人得到适当的保护和指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并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因此,了解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对于保护他们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结语 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是18岁,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未满18岁的个体被视为未成年人,享有特殊保护和限制。这一设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发展。了解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对于保护他们的权益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